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教学工作 | 科研工作 | 学生工作 | 交流合作 | 党群工作 | 招生就业 |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人才培养>>培养方案>>正文
 
 
音乐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7-12-08 21:10  

音乐表演专业(键盘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音乐表演(键盘方向)  

专业代码:050403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文化艺术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键盘表演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专业团体、社会文化机构等部门音乐表演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1.知识规格  

具有扎实的音乐表演专业键盘方向的理论知识和表演知识;了解键盘表演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系统掌握演奏知识;掌握键盘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2.能力规格  

具有较高的演奏能力;具有音乐分析、鉴赏和创编能力;具有策划和组织演出及相关活动的能力;具有传授音乐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具有从事与音乐相关工作的能力。  

3.素质规格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具有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坚定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艺术素养。  

四、学制、学位与学分要求

四年制本科,学生毕业应修学分为161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体系与设置

采用“平台(平台课程)+模块(模块课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和素质拓展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一)平台课程

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等课程,需修满39 学分。  

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等课程,需修满 33.5 学分。  

(二)模块课程

模块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1.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包括:钢琴演奏、钢琴重奏、钢琴伴奏、钢琴艺术史、形体训练等课程,需修满21.5学分。  

2.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歌曲写作、手风琴、双排键、艺术概论、钢琴教法、节目主持等课程,需修满18学分。  

(三)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演出实践、毕业论文(毕业汇报演出)等,需修满29学分。其中,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共16周,计12学分。艺术实践周安排在第一至六学期,共十一周,计5.5学分。演出实践安排在第七学期,共两周,计2学分。毕业论文(毕业汇报演出)安排在第八学期,共八周,计8学分。专业技能训练在第二学期进行,共15周,计0.5学分。  

(四)素质拓展环节

素质拓展环节包括公共素质拓展和专业素质拓展。  

公共素质拓展共计15学分,包括“大学语文”2学分、“通识选修课”8学分、“军事理论与训练”2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5学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5学分(含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识选修课在第2学期至第7学期开设,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和艺术素养三大类,需修满8学分;其中学生必修1-2学分艺术素养类课程。  

专业素质拓展共计5学分,包括“读书活动”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和创新实践活动3学分。专业素质拓展共计5学分,包括“读书活动”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和创新实践活动3学分。创新实践活动包括科研活动、学科竞赛、实验室开放、文体活动、专利发明、职业技能证书等,具体内容见“艺术学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学分实施细则”,学生可自主选择。  

六、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一)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等。  

(二)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1.基本乐理  

内容提要:音及音高;音律;记谱法;节拍;节奏;音程;和弦;调式;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速度与力度;转调及交替调式;调式变音与半音阶;移调;装饰音。  

使用教材:《基本乐理》 李重光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书:《基本乐理问答》 李重光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民族调式理论》 黎海英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视唱练耳  

内容提要:本课程分为三部分内容,其中视唱部分采用固定唱名与首调两种唱名法,要求掌握四升四降以内的各大小调式、民族五声性调式的视唱以及带有变化音的视唱;听觉分析部分从各调音阶、各种自然、增减音程、各种和弦进行训练及结合音乐作品听记音程与和弦;节奏部分从单声部节奏、多声部节奏进行训练,酌情补充大小调式、(民族)五声性调式旋律及二声部旋律的听写。  

使用教材:《试唱练耳(一)(二)》许敬行 孙虹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单声部视唱教程》 上海音乐学院编  

3.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内容提要:分上、下两部分,远古、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明、清的音乐;下部分:自1840年起至1949年止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为传统音乐的沿革与发展、西洋音乐的传入与影响、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等五个专题。  

使用教材:《中国音乐通史概述》 陈秉义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杨荫浏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孙继南、周柱铨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汪毓和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4.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内容提要:讲授以欧洲为主的西方国家自奴隶社会至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历史时期音乐文化概况;介绍歌剧、管弦乐、交响乐等音乐体裁的产生发展及音乐特征;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音乐风格研究;著名作曲家、音乐家的生平、创作特征及在音乐史上的历史贡献等。音乐欣赏内容提要:按音乐体裁归类,共十三个部分:讲授艺术歌曲、进行曲、圆舞曲、无言歌、序曲、组曲;奏鸣曲、中外器乐曲、协奏曲、交响诗、交响曲、清唱剧、歌剧等。  

使用教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冯志平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书: 《欧洲音乐史》 张洪岛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西方音乐史》 格劳特、帕里斯卡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5.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内容提要: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熟悉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掌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感悟其蕴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并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操作技能,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建立民族音乐的思维观念,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打下牢固的基础。  

使用教材:《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周青青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书: 《中国民间音乐简编》 苏春敏编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6.曲式与作品分析  

内容提要:本课程传授有关曲式与作品分析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力求学生掌握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为进一步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理论修养的目的。  

使用教材:《音乐作品分析基础教程》方智诺 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曲式与作品分析》 吴祖强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7.和声学  

内容提要:本课程以18--19世纪欧洲传统和声学及我国民族调式和声实践为主要对象,研究和弦的构成与连接,和声序进的逻辑及其在作曲实践中应用的规律,内容涉及三和弦、七和弦,副属和弦,五声性和弦,和弦外音等和声材料,以及功能逻辑,终止构成,近关系转调等技术手法,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和声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和声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  

使用教材:《和声通用教程》 祁光路 上海音乐出版社   

参考书: 《和声学教程》 斯波索宾等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表演专业(器乐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音乐表演(器乐方向)  

专业代码:050403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文化艺术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器乐表演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专业团体、社会文化机构等部门的音乐表演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1.知识规格  

具有扎实的音乐表演专业器乐方向的理论知识和表演知识;了解器乐表演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系统掌握演奏知识;掌握器乐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2.能力规格  

具有较高的演奏能力;具有音乐分析、鉴赏和创编能力;具有策划和组织演出及相关活动的能力;具有传授音乐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具有从事与音乐相关工作的能力。  

3.素质规格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具有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坚定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艺术素养。  

四、学制、学位及学分要求

四年制本科,学生毕业应修学分为170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体系与设置

采用“平台(平台课程)+模块(模块课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和素质拓展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一)平台课程

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等,需修满39学分。  

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指挥等,需修满32学分。  

(二)模块课程

模块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1.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包括:器乐、合奏、小乐队编配、视奏课、重奏等课程,需修满43.5学分。  

2.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包括:中外器乐作品赏析、声乐、中外器乐、钢琴等课程,需修满10学分。  

(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演出实践、毕业论文、毕业汇报、专业技能训练等,需修满25.5学分。其中,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共16周,计8学分。艺术实践周安排在第二至六学期,共十周,计5学分。毕业论文、毕业汇报安排在第八学期,共八周,计8学分。专业技能训练在第二学期进行,共15周,计0.5学分。  

(四)素质拓展环节

包括公共素质拓展和专业素质拓展。  

公共素质拓展共计15学分,包括“大学语文”2学分、“通识选修课”8学分、“军事理论与训练”2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5学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5学分(含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识选修课在第2学期至第7学期开设,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和艺术素养三大类,需修满8学分;其中学生必修1-2学分艺术素养类课程。  

专业素质拓展共计5学分,包括“读书活动”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和创新实践活动3学分。创新实践活动包括科研活动、学科竞赛、实验室开放、文体活动、专利发明、职业技能证书等,具体内容见“艺术学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学分实施细则”,学生可自主选择。  

六、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一)专业主干课程

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等。  

(二)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1.基本乐理  

内容提要:音及音高;音律;记谱法;节拍;节奏;音程;和弦;调式;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速度与力度;转调及交替调式;调式变音与半音阶;移调;装饰音。  

使用教材:《基本乐理》 李重光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书:《基本乐理问答》 李重光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民族调式理论》 黎海英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视唱练耳  

内容提要:本课程分为三部分内容,其中视唱部分采用固定唱名与首调两种唱名法,要求掌握四升四降以内的各大小调式、民族五声性调式的视唱以及带有变化音的视唱;听觉分析部分从各调音阶、各种自然、增减音程、各种和弦进行训练及结合音乐作品听记音程与和弦;节奏部分从单声部节奏、多声部节奏进行训练,酌情补充大小调式、(民族)五声性调式旋律及二声部旋律的听写。  

使用教材:《视唱练耳(一)(二)》许敬行 孙虹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单声部视唱教程》 上海音乐学院编  

3.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内容提要:分上、下两部分,远古、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明、清的音乐;下部分:自1840年起至1949年止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为传统音乐的沿革与发展、西洋音乐的传入与影响、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等五个专题。  

使用教材:《中国音乐通史概述》 陈秉义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杨荫浏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孙继南、周柱铨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汪毓和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4.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内容提要:讲授以欧洲为主的西方国家自奴隶社会至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历史时期音乐文化概况;介绍歌剧、管弦乐、交响乐等音乐体裁的产生发展及音乐特征;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音乐风格研究;著名作曲家、音乐家的生平、创作特征及在音乐史上的历史贡献等。音乐欣赏内容提要:按音乐体裁归类,共十三个部分:讲授艺术歌曲、进行曲、圆舞曲、无言歌、序曲、组曲;奏鸣曲、中外器乐曲、协奏曲、交响诗、交响曲、清唱剧、歌剧等。  

使用教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冯志平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书: 《欧洲音乐史》 张洪岛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西方音乐史》 格劳特、帕里斯卡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5.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内容提要: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熟悉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掌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感悟其蕴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并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操作技能,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建立民族音乐的思维观念,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打下牢固的基础。  

使用教材:《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周青青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书: 《中国民间音乐简编》 苏春敏编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6.曲式与作品分析  

内容提要:本课程传授有关曲式与作品分析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力求学生掌握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为进一步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理论修养的目的。  

使用教材:《音乐作品分析基础教程》方智诺 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曲式与作品分析》 吴祖强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7.和声学  

内容提要:本课程以18--19世纪欧洲传统和声学及我国民族调式和声实践为主要对象,研究和弦的构成与连接,和声序进的逻辑及其在作曲实践中应用的规律,内容涉及三和弦、七和弦,副属和弦,五声性和弦,和弦外音等和声材料,以及功能逻辑,终止构成,近关系转调等技术手法,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和声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和声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  

使用教材:《和声通用教程》 祁光路 上海音乐出版社   

参考书: 《和声学教程》 斯波索宾等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专业代码:050403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文化艺术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声乐表演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专业团体、社会文化机构等部门音乐表演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1.知识规格  

具有扎实的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方向的理论知识和表演知识;了解声乐表演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系统掌握演唱知识;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2.能力规格  

具有较高的演唱能力;具有音乐分析、鉴赏和创编能力;具有策划和组织演出及相关活动的能力;具有传授音乐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具有从事与音乐相关工作的能力。  

3.素质规格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具有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坚定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艺术素养。  

四、学制、学位与学分要求

四年制本科,学生毕业应修学分为165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体系与设置

采用“平台(平台课程)+模块(模块课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和素质拓展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一)平台课程

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等,需修满39学分。  

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需修满32学分。  

(二)模块课程

模块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1.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包括:声乐演唱、合唱训练、集体钢琴、声乐名作与演唱赏析、朗诵与正音等课程,需修满22.5学分。  

2.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流行歌曲、歌曲写作、艺术概论、声乐教法、重唱、节目主持等课程,需修满21学分。  

(三)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演出实践、毕业论文、专业技能训练等,需修满29.5学分。其中,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共16周,计12学分。艺术实践周安排在第一至六学期,共十一周,计5学分。演出实践安排在第八学期,共四周,计4学分。毕业汇报安排在第八学期,共八周,计8学分。专业技能训练在第二学期进行,共15周,计0.5学分。  

(四)素质拓展环节

素质拓展环节包括公共素质拓展和专业素质拓展。  

公共素质拓展共计15学分,包括“大学语文”2学分、“通识选修课”8学分、“军事理论与训练”2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5学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5学分(含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识选修课在第2学期至第7学期开设,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和艺术素养三大类,需修满8学分;其中学生必修1-2学分艺术素养类课程。  

专业素质拓展共计5学分,包括“读书活动”1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和创新实践活动3学分。创新实践活动包括科研活动、学科竞赛、实验室开放、文体活动、专利发明、职业技能证书等,具体内容见“艺术学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学分实施细则”,学生可自主选择。  

六、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一)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等。  

(二)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1.基本乐理  

内容提要:音及音高;音律;记谱法;节拍;节奏;音程;和弦;调式;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速度与力度;转调及交替调式;调式变音与半音阶;移调;装饰音。  

教 材: 《基本乐理》 李重光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基本乐理问答》 李重光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民族调式理论》 黎海英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视唱练耳  

内容提要:本课程分为三部分内容,其中视唱部分采用固定唱名与首调两种唱名法,要求掌握四升四降以内的各大小调式、民族五声性调式的视唱以及带有变化音的视唱;听觉分析部分从各调音阶、各种自然、增减音程、各种和弦进行训练及结合音乐作品听记音程与和弦;节奏部分从单声部节奏、多声部节奏进行训练,酌情补充大小调式、(民族)五声性调式旋律及二声部旋律的听写。  

教 材: 《试唱练耳(一)(二)》许敬行 孙虹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单声部视唱教程》 上海音乐学院编  

3.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内容提要:分上、下两部分,远古、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明、清的音乐;下部分:自1840年起至1949年止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分为传统音乐的沿革与发展、西洋音乐的传入与影响、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等五个专题。  

教 材: 《中国音乐通史概述》 陈秉义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杨荫浏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孙继南、周柱铨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汪毓和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4.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内容提要:讲授以欧洲为主的西方国家自奴隶社会至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历史时期音乐文化概况;介绍歌剧、管弦乐、交响乐等音乐体裁的产生发展及音乐特征;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音乐风格研究;著名作曲家、音乐家的生平、创作特征及在音乐史上的历史贡献等。音乐欣赏内容提要:按音乐体裁归类,共十三个部分:讲授艺术歌曲、进行曲、圆舞曲、无言歌、序曲、组曲;奏鸣曲、中外器乐曲、协奏曲、交响诗、交响曲、清唱剧、歌剧等。  

教 材: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冯志平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欧洲音乐史》 张洪岛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西方音乐史》 格劳特、帕里斯卡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5.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内容提要: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熟悉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掌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感悟其蕴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并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操作技能,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建立民族音乐的思维观念,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打下牢固的基础。  

教 材: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周青青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中国民间音乐简编》 苏春敏编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6.曲式与作品分析  

内容提要:本课程传授有关曲式与作品分析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力求学生掌握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为进一步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理论修养的目的。  

教 材: 《音乐作品分析基础教程》方智诺 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曲式与作品分析》 吴祖强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7.和声学  

内容提要:本课程以18--19世纪欧洲传统和声学及我国民族调式和声实践为主要对象,研究和弦的构成与连接,和声序进的逻辑及其在作曲实践中应用的规律,内容涉及三和弦、七和弦,副属和弦,五声性和弦,和弦外音等和声材料,以及功能逻辑,终止构成,近关系转调等技术手法,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和声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和声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  

教 材: 《和声通用教程》 祁光路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和声学教程》 斯波索宾等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关闭窗口
 大庆师范学院版权所有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黑ICP备12004996号
地 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西路  邮 编:163712  Email:webmaster@dqs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