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重庆文理学院的转型发展之路
《中国教育报》2013 年11月18日 第12版
在全国30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师范新升本院校占近70%。如何从主要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转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如何从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师范新升本院校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
重庆文理学院与大多数师范新升本院校一样,远离省会城市,办学经费不足,师资结构单一,缺乏行业背景,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中处于发展劣势。孙泽平校长带领的教学管理团队直面困境、求同存异、科学定位、创新举措,充分把握新建院校由“合格”到“应用型”再到“特色大学”的发展规律,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与方向,在保留并强化师范特色的同时,积极拓宽人才培养领域,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建设区域性、应用型、多科性大学,短短几年时间,已初步实现了由“新建院校”向“新型院校”的华丽转身,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分类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样本。
孙泽平校长带领的教学管理团队敏锐地洞悉到: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到来,师范新升本院校虽是这一趋势的主要承载者,但在学生规模扩大的同时,若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上,必然造成师范人才的严重过剩,既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同时又导致大量学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从而造成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尽快转型,重新选择服务对象,以适应社会发展,以应对未来市场竞争。重庆文理学院从升本建院前学生规模4000人左右,发展到现在全校学生规模已达20000余人,70%以上的专业已为非师范专业,在保持师范专业稳定发展的同时,成功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转型,这即满足了重庆市基础教育对师范专业人才的需求,又适应了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定位应用,应用型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作为师范新升本院校,要成功实现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的转型存在三大先天弱势:一是社会服务能力弱,在传统上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不能输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所需的行业产业人才;二是应用型科研成果和专利少,教师团队解决行业产业问题能力弱;三是照抄照搬传统老牌本科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造成毕业生“眼高手低”、实践能力差,不能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
针对三大弱势,重庆文理学院及时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第三次本科教学大讨论”,确立了建设区域性、应用型、多科性大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顶天立地”发展战略。所谓“顶天”就是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培育特色优势学科;所谓“立地”就是植根地方,培育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重庆文理学院提出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理念,给学校带来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开启了学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之路。
定格产业,“三大举措”促进学科专业对接产业
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是学校转型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主要采取以下三点措施:
一是重点打造专业集群。对接重庆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求变化,重点发展材料机械类、电子电气类、财经管理类、生物化工类、文化创意类、土木建筑类等六大学科专业集群,在资金投入、招生指标、教师引进、新专业申报、办学条件配置等方面向专业集群倾斜,建成一批规模大、有特色、优势明显的支撑性专业。
二是加大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发挥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聚集效应。重点建设10个校级特色专业、6-8个国家和市级特色专业,三级特色专业达到专业总数的1/3;继续保持和巩固“教师教育类”专业传统优势,强化教师教育类专业特色。培育一批优势明显的特色专业,形成一批示范专业,带动全校所有专业及专业群的改革与发展。
三是建立专业评估与退出机制。建立特色新专业、市级特色专业和新办专业评估标准体系,定期开展多种类型的专业评估;通过评估,将一批有潜力、市场前景好的专业方向发展为专业,关闭一批学生报考率低、就业率低、供过于求的专业,对有一定市场需求而规模过大的专业进行招生限制,形成适应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变化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破解难题,“六大计划”提升教师应用教学科研能力
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如何提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一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是实现教师队伍由知识传播型向技术研发应用型转变,为此,重庆文理学院实施了六大计划。
一是实施“拔尖人才建设计划”。学校出台《关于培育高端人才的若干意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培养和引进领军人物、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的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实施“双百计划”。组织100名教师进企业、100名企业家进校园,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从事实际工作或应用研究,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的双向交流机制,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认证与管理一体化机制,提升教师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能力。
三是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学校出台《关于深入推进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四是实施教师转课程培训计划。按照《教职工转岗、教师转型和转课程管理暂行办法》,有计划地推进教职工转岗、转型、转课程培训,解决传统专业师资过剩而新办专业师资不足的结构性问题。
五是实施教师海外培训计划。重点开展专业教师的海外培训,支持符合条件的专业教师到海外进行课程开发与合作研究。
六是实施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作用,通过开展新进教师“两个一课”活动、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教师教改课比赛、教学诊断与反思、教学专题讲座与培训、青年教师教学沙龙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突破瓶颈,“两大中心”强化实践教学
实验实训条件是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一大瓶颈。要突破这一大瓶颈,重点是要实现由建设验证性实验室向建设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工程训练中心、文科综合实训中心转变,构建“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行高效”具有显示度的实验实训平台。
一是建成工程训练中心。为学生认知实习、基础工程训练、工程系统训练、综合与创新训练提供保证,重点满足理工类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和学生开展创新性实践需要。
二是建成文科综合实训中心。打造能够“模拟工作情境、再现工作流程、反映岗位要求、提供角色体验”的综合性训练平台,重点文科类专业实验实训教学需要。
同时,以“两大工程中心”为平台,结合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整体设计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严格执行人才培养中所规定的实践教学课程(环节),保证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落到实处,配齐配强实验实训室人员,组织编写一批优秀实验实训教材。注重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国内国外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形成校内工程中心训练、顶岗实习、职业技能证书推动、学生科研与竞赛、学生自治社团活动、假期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有关部门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引入企业、科研院(所)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推进实践教学形式、考核方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组织大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大学生微型企业创业园为平台,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将创业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分类探索,“六大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否真正建立的核心。要实现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需实现由封闭式独立培养向开放式联合培养的转变,重庆文理学院各二级学院根据自身专业性质和特点,发挥首创精神,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形成了六种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合作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嵌入式”、“订制式”、“整体合作式”、“校地合作式”、“分段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共同研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同设计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教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条件,并选派专业人员到校兼课,构建起多样化的校企深度合作育人模式。软件工程学院以“夯双基,强两项,建双控,提两能”目标为核心,以“校企联动”无缝对接实训平台为支撑,以“三维立体”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为载体,形成了“学历教育+工程训练”的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校企融通”教学模式采取产学研合作,与重开电气、重庆洁邦电器等企业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共同组建研究团队,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与项目开发,建立了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工程素养训练、“双师型”教师培训与认证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了产学联动,解决了产学研脱节及“双师型”缺乏的问题。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建立“课程、培训、实践、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完善孵化基地和服务体系,开展创业先锋班试点,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中心,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专家库(由校内27名创业指导教师和校外20余名创业指导专家组成),重点围绕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模拟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学与指导等开展工作;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创业教育进课堂,实施创新学分替代制,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设大学生“创业先锋班”,设计“创业能力、创业实验和创业实务”三大模块对学生创业进行系统培训;建成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共有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40余家,带动300余人创业就业,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被评为重庆市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教育部简报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是高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分与重庆支柱产业联系紧密的学院,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术专门人才,探索一种在普通本科院校中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模式。材料与化工学院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在“工程教育改革理念”的指导下,以植根重庆、服务重庆、面向全国为目标,结合材料应用与研究,确立了培养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及研究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工程管理和竞争能力的优秀材料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通过跨学科交叉研究模式与产学研联合办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了创新型材料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四是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举办“卓越教师实验班”,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每年在全校教师教育类专业中选择50-100人,通过专家指导、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朋辈交流、实战演练等形式,突破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锻炼提升,通过一种活动实现多个教学目标。“实验班”通过学科专业学习与“实验班”学习相结合、集中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技能训练与技能比赛相结合、专项测试与综合测试相结合、影子研修与毕业实习相结合等六结合开展精英化培养、多样化教学,强化教师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小学校骨干教师。
五是应用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新闻媒体、行政管理、社会工作、艺术工作等文化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应用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与传媒学院以工作室为平台,与渝西地区各电视台、报社、传媒企业成立联盟,通过技能训练项目化机制,探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与社会应用相结合的创新型新闻媒体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美术与设计学院以“出作品、出成果、出人才”为教学目标,既强调课堂教学的“手绘性、示范性、操作性”,又将课堂搬到野外,带领学生走进大足石刻、文化古镇、村寨梯田,通过考察、分析、研究、借鉴、吸收,进行石刻艺术的绘画转换和版画再现石刻艺术的创新研究,使民间艺术与学院艺术相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技艺技能学习与独立思考相辅,创建了艺术教育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新模式。
六是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巩固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相关教育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办学视野,学习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借鉴国际办学模式,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优秀教师,利用国际优质课程资源,在国际合作教育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学校先后多次组团访问了马来西亚、俄罗斯以及韩国等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与15所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设了留学美国“工商和信息科学管理”学士学位国际班项目,启动了留学马来西亚泰莱大学预科班项目;成功引进了学生“暑期赴美社会实践项目”,已有50余名学生赴美参加了社会实践;与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合作,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交流;与俄罗斯尤戈尔大学合作,开展艺术专业学生免费交流学习。
抓住关键,“五大改革”构建现代教学模式
一是教学内容改革。坚决打破“教师讲废话,学生读旧书,一本教材教十年”的局面。教师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及课程的前后逻辑关系,按照“有用、可用、管用”的原则,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积极将企业文化、技术、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创设、开发自己的课程、教材、讲义,真正解决应该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并以课程标准加以固化。材料与化工学院注意知识的结构性、层次性,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课程间的交叉性,根据各专业方向的不同特点和行业需求,打破理论化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设置模块化,构建了“平台+模块”实验课程体系。“平台”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模块”指专业课程的实验技术模块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模块。居于“平台”位置的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汇聚了四大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三基”内容,着力培养基础化学实验的认知能力、辨识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基础的专业素养;实验技术模块中,在学习并掌握经典的合成技术、化学定量分析技术、大型仪器分析技术的基础上,灵活、广泛地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更新、拓宽、综合、精练课程内容。经管学院针对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项目和任务进行分解,并以此为依据来构建知识体系、技能体系、态度体系、第二课堂体系、职业资格认证体系,通过完成工作项目和任务所获得的技术、服务、原理、方法、过程为载体来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
二是教学方式改革。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彻底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记”的状态,广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旅游学院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五步”教学法,即课程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来组织教学,通过开展相应的活动实施教学过程,使职业和岗位技术技能与学习情境相符,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的紧密结合。每一个项目的教学按照“任务准备→学生展示→活动开展→提升训练→总结提高”的过程展开。“任务驱动五步”教学法,融合了启发引导、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完全适合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公共管理学院根据法学专业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大力采用模拟法庭开展教学,通过对所选择案例的重演,让全体学生全程演练法庭模拟环节,使学生熟悉司法审判的实际过程,熟悉与案件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具备强烈的现实感和实战性,提升了学生在法律文书写作、演讲口才训练、法律知识运用等方面的水平,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美术与设计学院立足培养符合地方经济文化需求的艺术行业人才,筑牢“出作品、出成果、出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课堂授课“示范性、操作性和制作性”,课堂作业“创作化、作品化、成果化”,开展“手绘性、操作性、制作性”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是考核方式改革。根据课程性质特点,确定合理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实践、训练等方面的考核,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变知识考试为能力考核、变个体竞争为多元协作。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努力探索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方式,除试卷命题外,还大力推行实验操作、工艺设计、现场模拟/仿真、方案汇报、工作成果/作品展示、项目设计、工程制图等课程考核方式。实验技能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对该课程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及熟练运用;方案汇报、工艺设计或项目设计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全方位思维,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现场考查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会自己思考、总结相关问题,加强学生系统、科学的分析能力。公共管理学院改变过去单纯的闭卷考试方式,推行开卷考试(“阅读+感想”的方式、“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团队合作考试、小组调查报告、案例演示、情景模拟等多样化考核方式,减少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增加考核学生课程学习环节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考核重点放在动态化的过程考核。
四是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根据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合理确定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大力倡导“真题真做”,拓展替代范围,提高替代层次,加大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抽查力度,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音乐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减少毕业论文数量,增加学生毕业设计,根据学生主修项目分为声乐、钢琴、器乐、舞蹈、合唱指挥、播音主持和综合节目方案设计等七个毕业设计项目,选择毕业设计的学生除撰写毕业设计计划书外,还必须进行舞台技能展示,这大大解决了艺术生苦于写毕业论文的问题,使学生扬长避短,充分展现了个人实际能力。数学与财经学院将毕业论文(设计)和学生科研项目、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实习项目开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替代制,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真实性。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将学生的“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紧密联系。毕业设计前,统一进行意向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布置毕业设计题目;将毕业设计与社会需求挂钩,做到“真题真做”;同时,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实行了“双导师制”,即学院教师和企业相应的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作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五是公共课改革。大学英语着眼于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行1+N教学模式,“1”是指在大学第一学年开设普修性的大学英语课程,“N”是指第二学年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英语水平,选择相应的大学英语菜单课程,即出国英语、考研英语、大学英语等级、大学英语口语、普通大学英语以及小语种等多种菜单课程。大学体育开展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改革,以熟练掌握1-2项基本运动技能,养成终生体育锻炼习惯为目标,按学生兴趣自主选择多种项目、重组项目班级进行个性化教学;以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为目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现“学生中心,需求导向,能力本位,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服务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把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各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目标;以卓越教师培养改革试点为契机,通过推进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和搭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平台——现代教师教学能力训练中心,培养乐教、适教、会教的专业化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
协同攻坚,多管齐下推进政产学研合作
政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科研模式由学术研究为主向应用研究为主转变的必由之路。重庆文理学院为实现政产学研合作的真正实现,进行内外联动、上下齐心、协同攻坚,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沟通机制。主动加入行业组织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深入行业企业开展需求调研,建立畅通的学校与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的沟通渠道;通过创办论坛、召开专题会议,邀请政府部门领导、行业企业精英,共同探讨“我们能为企业提供什么”、“企业需要我们做什么”、“校企联合做什么”,找到合作的着力点,推动合作持续深入开展。
二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筹建了两个研究院(重庆光电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研究院和渝西新农村研究院)、三个协同创新中心(光电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中心、特色植物种苗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促进政府、企业、学校的多维互动,推进协同创新工作。
三是探索多样化合作方式。开展实体共建、合作研发、技术转让、科技咨询和科技服务,建立技术转让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发展,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以任务为牵引的人事聘用机制、以质量与贡献为依据的考评激励机制、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成果共享与风险共担的利益协调机制等协同创新机制。
联动推进,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的重要保证。为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约束控制向服务引导转变、由外部监控型质量管理体系向自我保证型质量管理体系转变,重庆文理学院实行教学、学工、后勤等系统联动推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学生专业认知与职业预期教育;实施“大学生成长目标导航计划”;完善学分制和转专业制度,增强学生的选择性和流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增大学生学习压力。
二是建立服务学生的平台与帮扶体系。完善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实现职业生涯指导、后勤服务、学业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政策和信息查询等事项的一站式服务;打通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收费管理等信息系统,为学生营造快捷方便的学习生活环境;建立健全涵盖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完善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与帮扶体系。
三是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自我评估、政府评估和社会组织评估有机结合的教学评估机制。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根据专业特点,参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切实发挥教学督导作用,夯实日常教学质量监控;充分发挥学院与教研室、实验实训中心等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作用,构建起全方位、全覆盖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人才培养方案全面重构;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红河B区全面投入使用,办学基本条件明显改善;五大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和市级教学成果奖获得新突破;生源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逆势上扬;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持续提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学校社会声誉良好。“师范新升本院校的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获重庆市第四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标志着学校初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已经实现。国家教育部门简报曾以《重庆文理学院以就业创业促学校改革发展》为题,对学校就业创业、“五大”教学改革等进行了报道。国家教育部门领导蹲点调研一周后评价说:“重庆文理学院的转型是成功的,不重复传统大学的路子,走出了一条改革新路,建立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同类型院校具有推广借鉴意义。”(文心)
重庆文理学院院长孙泽平:
老师转变思想成新建本科最大难题
本报记者 田文生 《 中国青年报 》(2014年03月04日 03版)
重庆文理学院院长孙泽平认为,我国的高等学校可以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三大类。“这三类高校的学生就业境遇相去甚远,985大学等学术型大学的毕业生依旧是市场上的香饽饽;近年来,职业院校的学生也备受青睐;相比之下,就业难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
“所谓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是指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新‘升本’的300多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他说,“这些院校承担了60%以上的本科招生任务,从数量上看,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在他看来,这些学校多数位于地市州,远离省会城市,办学经费不足、师资缺乏,自身条件与成熟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更根本的问题在于,这类居于学术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高校之间的‘中间类型高校’,学校不愿意放弃精英教育思维,‘依着葫芦画瓢’,照抄照搬老本科模式,没有按照大众化高等教育规律去办学。”
“实践已经证明,这类院校简单模仿成熟大学的发展模式行不通,盲目墨守,原有发展思路也通不了。”他说,新建本科院校如何避免办学定位攀高、趋同的误区,确定好自己的边界科学定位,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
孙泽平认为,这类高校与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发展成熟、服务对象稳定、社会普遍认同的成熟大学相比,必须错位发展,找准自己成长的特殊领域;与高职院校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定位相比,必须差别竞争。
“应用型本科高校有三个关键词:地方性、应用型和本科高校,”他说,其根本目标,应该界定为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思想能力、适合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他认为,与此相对,这类学校应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尽可能“专业对接产业”。
“传统本科教育是以学科体系的严密和完整来设置课程的,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他表示,“这样的培养方案并不适合今天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目标所需要的岗位核心能力来设置学校的课程体系。”
多年来,重庆文理学院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结合重庆文理学院的经验,孙泽平认为,要实现“专业对接产业”,从操作层面看,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的抓手:
首先,优化理论课程。该校曾强制性地规定削减四分之一的理论课(主要减少纯理论类课程、史学类课程、学术前沿类课程),把减下来的课时加到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课时里去。
第二,强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从过去修建印证性的实验室向修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工程中心、实训中心转变,强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第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担任专业技术课程、学科教学论的副高级及以上年轻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应由学校硬性要求,在一定周期内到相关企业、行业、中小学顶岗工作或兼职,参加生产、管理、教学或科研实践工作,以感受社会脉动,增强技能水平。
第四,强化产学研合作。要从过去封闭式独立培养向开放式联合培养转变。
最后,强调学以致用。“专业设置固然重要,但还应更进一步,强化学以致用。”孙泽平说,“比如教育专业,培养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学校的老师,都应有所差异。”
“要根据就业目标,从出口往回找,确定培养方案。放弃‘别人开了什么课,我开什么课’的思想,而是要‘他没有开什么课而我却开了’。”孙泽平说,比如《班主任工作技巧》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出来当班主任的几率非常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出来当班主任几率更小,那么这两个专业的《班主任工作技巧》就不能按一个模式来开,“体育的学生可能一个讲座就够了,这样来体现它的差异化发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孙泽平感觉,最难的是需要大学教师转变思想。
“首当其冲的是修正教学内容”,孙泽平说,教师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按照“有用、可用、管用”的原则,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将企业文化、技术、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创设、开发自己的课程、教材、讲义。“要坚决打破‘教师讲废话,学生读旧书,一本教材教十年’的局面。”
在他看来,教师改革教学方式也是提升大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也将最终反映到学生就业上。“过去的教法主要是满堂灌,老师一堂课讲到底,学生被动地记,被动地听,这样的教学方式,不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孙泽平说,教师教学要实现从过去重点讲清楚“为什么”,到今天主要教会学生“怎么做”的转变,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还应该改革的,孙泽平说,还有大学的考试评价方式。
孙泽平说,传统的闭卷考试不允许学生交头接耳,讲的是单打独斗,但是现代社会需要团队合作意识,很多问题需要合作完成。“所以学校现在不要求一定要闭卷考试,搞多样化的考试,可以是案例讨论,可以是小组完成,也可以是半开卷半闭卷。”
比如,法学专业的刑法考试,就把它搬到模拟法庭里面去考,把学生分成很多组,每一个组里面都有被告、原告、律师、法官。学生为了这个考试,就去走访律师,走访法官,把他们请到现场来指导。这样一堂课考试下来,学生终生受益。
同样,孙泽平认为,大学的公共课教学也要应市场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改革。